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言情花园 > 现代都市 > 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精品阅读

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精品阅读

跳跳的鼠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苏玉长乐,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,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。主要讲的是:苏玉微微笑道:“老陈,把我们庄子里的棉衣拿过来。”老陈在外头,听到苏玉的吩咐,连忙拿了几件棉衣进来,分给几个人。“这是本公子发明制作的棉衣,你们试试。”皇后最懂这个战衣,她自己还给李世民缝制过战衣。接了苏玉的棉衣,入手柔软,不像丝绸那么滑溜,也不像麻布那么粗糙。房玄龄和杜如晦摆弄半天。“苏公......

主角:苏玉长乐   更新:2024-05-04 01:14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精品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跳跳的鼠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苏玉长乐,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,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。主要讲的是:苏玉微微笑道:“老陈,把我们庄子里的棉衣拿过来。”老陈在外头,听到苏玉的吩咐,连忙拿了几件棉衣进来,分给几个人。“这是本公子发明制作的棉衣,你们试试。”皇后最懂这个战衣,她自己还给李世民缝制过战衣。接了苏玉的棉衣,入手柔软,不像丝绸那么滑溜,也不像麻布那么粗糙。房玄龄和杜如晦摆弄半天。“苏公......

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精品阅读》精彩片段


苏玉说完了开钱庄的五大好处,听得李世民几个人一愣一愣的。

妙啊!

开钱庄的计策简直太妙了。

“苏公子,真是...神人也。”

房玄龄和杜如晦惊叹。

长孙皇后管理了那么久的国库和后宫钱财,居然没想到有这么个办法。

这个事情,说破了很简单。

可如果不告诉你,想破头都不知道。

“苏公子,在下佩服。”

房玄龄拱手拜道。

“对啊,如果在长安城开总店,在洛阳、扬州、益州、荆州、徐州开分号,那么天下人的银钱肯定会交给李二,这大唐的银钱就活了。而且,我们做生意的方便许多。比如去扬州收稻米,我就不用带着那么多金银出门,不怕劫江贼。去幽州贩马,我也不用担心马贼。”

李世民顿悟了。

“最重要的是,天下的钱财都归李二管,朝廷有雄厚的财力,做什么事情都简单。”

皇后说道。

小长乐咯咯笑道:“阿娘,你怎么也说李二呀。”

李世民一愣,观音婢被教坏了。

怕长乐说漏嘴,赶忙抱起小长乐,送到皇后怀里。

皇后刮了刮小长乐的鼻子。

“贤弟,那这第二个呢?战衣如何解决?”

李世民问道。

三个问题,解决了一个。

还有两个。

苏玉微微笑道:“老陈,把我们庄子里的棉衣拿过来。”

老陈在外头,听到苏玉的吩咐,连忙拿了几件棉衣进来,分给几个人。

“这是本公子发明制作的棉衣,你们试试。”

皇后最懂这个战衣,她自己还给李世民缝制过战衣。

接了苏玉的棉衣,入手柔软,不像丝绸那么滑溜,也不像麻布那么粗糙。

房玄龄和杜如晦摆弄半天。

“苏公子,你这不就是柳絮做的东西嘛。”

杜如晦说道。

他掌管兵部,对战士的衣服颇有研究。

苏玉笑道:“不,这是棉衣,里面用的是棉花。”

“棉花?”

杜如晦又懵了。

从未听说过棉花。

“苏公子,棉花是何物啊?”

皇后关心地问道。

她把棉衣穿在身上试了一下,虽然是暮春,天气本来就热,但是这棉衣的保暖效果她一下就震惊了。

到了冬天,绝对是御寒极品。

这东西若是推广,不仅战士不用再受北地苦寒之累,百姓也可以穿得暖。

“老陈,拿一团棉花过来。”

苏玉吩咐道。

老陈到库房拿了一团棉花过来,皇后连忙接了,揉搓一下,看起来跟柳絮相似,入手却截然不同。

李世民穿上棉衣,感觉特别保暖,没几下开始额头冒汗。

“贤弟啊,你庄子里到底有多少好东西?”

李世民震惊了。

都说皇帝是天下最有钱的,跟苏玉比起来,李世民觉着自己是刘姥姥,苏玉是老太君。

“多着呢。你日后就知道了。”


“皇后操劳国政,确实太累了,要多调理。”

李世民说道。

王太医开了些补脾益气的药,交代宫女煎药。

“皇上,不如我们今日出宫去云阳县如何?”

皇后说道。

“好啊,朕正有此意。此等国之大贤,岂有不见之理。”

李世民早就想登门拜访苏玉,只是一个冬天都忙着筹集粮食,兴修水利,如今才得空。

“初次见面,你说朕带什么见面礼呢?”

拜见大贤,需要贵重而不俗气,难挑。

皇后笑道:“皇上,别费劲了,这个苏玉不是凡俗之人,你带的东西他还未必看得上。”

“可初次见面哪有不送见面礼的,高昌国送来了一匹汗血宝马,我将那匹马送与他,他应该会喜欢。”

李世民嘴上这么说,其实心在滴血。

他一生最喜欢骏马,死后还有昭陵六骏。

这汗血宝马从西域而来,经过高昌商人卖到长安城。

当时偷偷花了高价购买,此事被魏征知道,朝堂之上当面怼了一番,说李世民奢侈无度。

顶着魏征的臭骂偷偷买的汗血宝马,如今要送给苏玉,说不心疼是假的。

“是皇上那匹绝影吗?”

皇后微微惊讶,没想到皇上居然割心头肉。

“对,就是朕的绝影。”

李世民嘴唇有点颤抖。

“我们宫里除了绝影,也没什么东西配得上苏玉了。”

皇后点头赞同。

李世民:???

这是我的观音婢?

“阿娘、阿耶。”

两个宫女带着一个粉嘟嘟的小女孩进了寝殿。

这是长孙皇后的女儿李丽质,今年五岁。

李世民特别钟爱这个女儿。

“丽质来,父皇抱。”

李世民抱起李丽质,欢喜异常。

皇后也特别疼爱这个女儿。

“阿娘、阿耶,你们是不是要偷偷出去玩,不带丽质去玩?”

粉嘟嘟的小手手扯着李世民的胡须咯咯笑道。

“丽质不可如此,此是龙须。”

皇后阻止丽质胡闹。

李世民却开心:“丽质喜欢就好,龙须拔了也行。”

“皇上不可如此宠溺。”

皇后劝道。

“朕的女儿,如何宠溺都不为过。”

李世民呵呵笑道。

“阿耶,是不是要出去玩嘛,丽质也要去。”

“好,就带丽质一同去。”

皇后劝道:“皇上,丽质身子骨向来弱,如今春寒料峭,怕着凉。”

“多穿些衣服,坐马车出去便是,整日闷在宫里,怪可怜的。你我小时候,哪有这般拘束。”

李世民笑道。

皇后无奈,知道李世民这个超级奶爸能把长乐宠上天。

准备了马车,穿上厚厚的衣服,又把暖炉放在车内,这才出了玄武门,往云阳县去。

这一路去的人不能少,也不能多。

必须能保证李世民的安全,但是又不能让苏玉起疑心。

刚出玄武门不远,兵部尚书杜如晦就从后面骑着马追赶上来。

“皇上,皇上。”

杜如晦快马加鞭赶上来。

李世民坐在马车里,车夫上官云停车。

“杜尚书,您怎么来了?”

上官云奇怪。

李世民从马车里钻出来,奇怪地问道:“克明,你为何在这里?”

杜如晦禀道:“臣听闻皇上微服私访,特来跟随。”

杜如晦内心:皇上,您这是去见幕后诸葛亮,老臣岂有不跟之理。

“驾,驾。”

哒哒的马蹄声,房玄龄从玄武门飞奔而来。

李世民暗叫不妙:怎么房玄龄也来了,那朕的智囊岂不是要被揭穿了?

“玄龄,你为何也在这里?”

李世民似有不喜之色。

房玄龄却嘿嘿笑道:“听闻皇上微服私访,微臣特来相随。”

房杜二人交换一个眼神,非常得意。

上次廷议,因为苏玉的鬼主意,李世民大杀四方,房杜二人颜面扫地。

如果说李世民能自己想出以工代赈这种鬼谋,房杜二人愿意就地自宫三百回。

肯定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。

房杜二人盯着太极殿一个冬天,今日李世民悄悄地从玄武门出去,此中必有诈。

不管李世民说什么,他们二人死皮赖脸都要去。

皇后从马车探出头来,笑道:“皇上,两位大人也是老臣,去也无妨。”

李世民当然知道他们去了也无妨,只是日后不好装比了。

“多谢皇后娘娘。”

二人拜谢。

“去也可以,先说好,你们的身份是我的管家和账房,千万不能泄露身份。”

李世民说道。

房杜大喜:虽然不知道见什么人,这其中果然有猫腻。

“臣等遵旨。”

马车徐徐往前。

冬雪消融,树枝开始冒着新芽绿色,路上的春耕已经开始。

马车走到苏家庄外头时,一片繁忙景象。

李世民下马车,驻足观看庄户犁地。

房玄龄突然发现不对。

“皇上,您看这庄户的耕牛虽然体格健壮,可也不至于犁地的速度如此之快啊。”

李世民走到田垄近看,惊讶道:“这铁犁为何不同?”

大唐所用的铁犁都是直辕犁,而这个铁犁是曲形的。

李世民抬头看时,才发现苏家庄周围的庄户所用都是曲形的铁犁。

耕地速度极快,土被轻松地翻起,耕牛完全没压力。

大唐所用都是直辕犁,这种直辕犁出现于西汉,由耒耜发展而成,组成部分包括犁辕、犁剑、犁床、犁梢等,其特征是犁辕是直的。

这种铁犁耕地速度慢,费力。

“老哥,老哥。”

房玄龄拦住一个老农。

“客人,什么事情啊?”

老农停下来,拍了拍身上的泥巴,呵呵笑道。

李世民震惊地发现,这个老农居然牙口完好,体格健壮,不似其他地方的农民。

虽说以工代赈救了命,但是营养不良很普遍。

就算是小伙子也瘦不拉几的,这个老农的体格可以当兵了。

“老哥,您这铁犁为何不同啊?”

房玄龄问道。

老农呵呵笑道:“客人是外乡人吧?”

“我们从长安来的,也...不算是外乡人。”

房玄龄说道。

“算,苏家庄以外的人都算是外乡人。”

老农爽朗地笑道。

苏家庄以外就是外乡人?房玄龄无言以对。

“老哥,您这铁犁...”

房玄龄言归正传。

“这个您别问我,都是公子设计制造的,我们只觉得呀,特别的方便。往日翻地一亩的时间,如今可以翻地三亩,这耕牛都不带喘气的。”

老农哈哈笑道,卷起裤脚继续犁地。


罗艺拥兵十几万,本人能征善战,出了名的凶狠,否则隋炀帝也不会让他镇守幽州。

要知道幽州那里可是直接和突厥对阵的前线,非悍将不能胜任。

尉迟恭虽然厉害,跟罗艺单挑,说不定还要被吊打。

让他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去对付千军万马,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吗?

“皇上,赵国公和鄂国公乃是国之栋梁,不可送入虎口。”

魏征走上前来劝阻。

李世民一惊,这个田舍翁何时混进来的?

魏征出来了,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感觉自己得救了。

这个时候,只有魏征劝得了李世民。

平时李世民但凡有半点出格的事情,魏征就会逮住不放,大做文章啊,说他不是贤主明君。

今日所言如此荒唐,魏征岂会放过。

“请皇上收回成命,迅速集结兵力,抵御反贼罗艺。”

魏征义正严辞,声色俱厉。

众臣替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捏了一把汗,若没有魏征在场,他们小命堪忧。

房玄龄站在李世民旁边,对魏征挤眉弄眼,示意他走开,不要掺和。

魏征高傲,假装没看见,鼻子对着李世民:“国难当头,皇上却拿大臣性命开玩笑,此非明君所为。”

来了来了,他来了,他说着明君贤主持来了。

李世民微微往后靠,笑容逐渐得嚣张。

“田舍....郑国公,你说说,朕如何又不贤了?”

李世民捏了捏自己的胡须,气定神闲。

这个田舍翁,平时他占了道理,朕不好跟他计较。

今日朕有苏玉的锦囊妙计,要好好涮他一把才行。

“皇上,罗艺拥兵十几万,手下战将极多,这厮自己也是悍将,您让赵国公和鄂国公只身前往,此乃借刀杀人,恐怕后世要说皇上与越王勾践、汉高祖刘邦一般,只可共苦,不可同甘,狡兔死走狗烹,飞鸟尽良弓藏。”

魏征说得义正辞严,咄咄逼人。

李世民慢悠悠笑道:“田舍翁也知军国之事乎?”

魏征内心:mmp,敢说老子不懂?

“皇上,魏大人所言甚是,请迅速发兵,拖延不得。”

李靖说道。

大唐战神说话,其他人附和。

李世民突然冷下脸来,帝王的气势瞬间爆表,起身说道:“朕自己决断,赵国公、鄂国公接旨!”

皇帝发怒,犹如雷霆万钧,谁能架得住。

魏征敢如此放肆,那是因为李世民愿意听,放在隋炀帝时期,他敢说?

李世民怒了,魏征低头认怂。

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弯腰接旨:“臣接旨。”

“着你二人即刻前往幽州,平定罗艺叛乱,接手幽州之后,收编罗艺手下骑兵,安抚百姓,不得有误。”

李世民冷脸说道,一副不可犯的帝王之气,压得众臣喘不过气来。

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:这些人,不懂事,找骂。

“臣,接旨!”

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感觉自己被判了死刑。

“退下吧!”

众人退出御书房。

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拖着双腿,挣扎着出了承天门,众人投去送别的目光。

“赵国公,要不找皇后娘娘想想法子,毕竟是亲兄妹。”

魏征说道。

长孙无忌摇头说道: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!皇命如山,谁敢违抗,即便是妹子,也不能。”

尉迟恭叹息道:“君臣终究是无法善终,各位保重,我们走了。”

两人骑了马,就这样两个人上路了,连个小厮都来不及带。

众人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,感觉心寒。

他们走了,下一个会是谁呢。

众人叹息而散。

众位大臣走了,皇后进了御书房。

“皇上,苏玉算定罗艺必死?”

当日,李世民三人喝醉了,皇后没有醉,苏玉所言,句句在耳。

“对,苏玉如此说...巴拉巴拉...所以,朕让赵国公和鄂国公二人只身前往。看他们那个样子,吓得脸都黑了。”

李世民哈哈大笑。

在大臣面前秀一把的感觉,真是爽。

“皇上,感觉你跟着苏玉学调皮了。”

皇后笑道。

“对了,明日去看看曲辕犁推广如何,这东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能力,要赶紧推广。”

“是。”

天色已晚,各自歇息不说。

........

第二天起来,李世民带着皇后,到了工部,徐侍郎正在忙活。

“参见吾皇万岁,娘娘千岁。”

徐侍郎见李世民到了,慌忙来见。

“徐侍郎,曲辕犁在哪些地方用了?”

李世民想看看效果。

“回皇上的话,万年县和蓝田县已经推广,百姓都说皇上圣德,比直辕犁好用。”

徐侍郎回道。

“走,去看看。”

李世民骑着马,带着工部的人到了蓝田县,此时春耕正忙。

走在田间,农民赶着耕牛,用曲辕犁翻地,冬天兴修的水库开始放水,保证了春耕。

幸好苏玉这小子出了以工代赈的鬼主意,否则今年的春耕要废了。

鞭子扬起,耕牛拉着曲辕犁跑得飞快,不像直辕犁费力。

“观音婢,你说那头牛的肉下火锅如何?”

李世民说道。

徐侍郎听得一愣:“皇上,您说什么?”

皇后扯了李世民一把,说道:“皇上说那头牛下地干活如何,臣妾觉得很好,比以前省力。”

李世民干咳两声:“对,朕就是问这个。”

从田间回来,皇后低声说道:“皇上,您这是在苏家庄吃牛肉上瘾了,当着大臣的面说这个。”

李世民笑道:“还不是苏玉那小子把朕带坏了,你别说,他的牛肉火锅真不错。”

“可不是嘛,臣妾也馋了。”

皇后笑道。

“什么时候再去一趟,蹭一顿是一顿。”

李世民说道。

两人嘀嘀咕咕说一路,徐侍郎在身后跟着,听得似是而非,好像是什么牛肉,什么锅。

“侍郎大人,皇上在说什么呢?”

手下人问道。

“大胆,敢偷听皇上的话,闭上耳朵。”

徐侍郎低声训斥。

底下人赶紧闭嘴,不敢再问。

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走后的几天里,朝中大臣噤若寒蝉,生怕被李世民送往幽州以一敌万。

直到....

小说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第二天早朝,

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。

房玄龄、杜如晦、李靖、刘政会、程咬金、秦琼......

还有一帮世家大族,站在底下。

高公公扯着嗓子大喊:“皇上有旨,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

兵部尚书杜如晦走出来,禀道:“皇上,罗艺叛乱,赵慈皓、杨岌二人诛逆有功,请皇上论功行赏。”

魏征走出来,禀道:“诛逆平乱,国之大功,臣附议。”

李世民不以为然,这件事情其实功劳最大的是苏玉。

他在苏家庄掐指一算就知道罗艺要死,朕省了多少事情。

不过,赵慈皓、杨岌二人确实功劳不小。

潜伏幽州多年,冒着生命危险。

又临阵击败罗艺,确实功不可没。

“好,召赵慈皓、杨岌回长安任职,官升三品,听候录用。”

李世民准奏。

对于当官的来说,外放做一方诸侯是最爽的。

可他们两个在幽州并非主官,而且幽州是前线,留在那里随时送命。

所以李世民将他们召回,算是恩宠。

“皇上英明。”

众位朝臣山呼拜舞。

其实那些世家大臣不高兴,赵慈皓、杨岌乃是寒门子弟,官升三品,那就是从六品到了三品。

大唐的官职,三品以上都被世家大族把持,除了秦琼这种开国功臣,长孙无忌这种皇亲国戚,其他人想染指三品以上,最后都没有好下场。

说完幽州之事,该到李世民说开钱庄的事情了。

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,给杜如晦和刘政会使个眼色。

两人会意,知道李世民要开始表演了。

特别是杜如晦,他比房玄龄更加清楚。

这个皇上,上次就是在苏玉那里得到了以工代赈的锦囊妙计,然后在朝堂上把我们说得一愣一愣的。

这次好了,此事我已知晓,一起唱双簧,把这些大臣耍一番。

杜如晦装模作样,继续禀奏:“皇上,渭水之耻后,臣一直秣马厉兵,准备一雪前耻。但,我们的钱粮不够,请皇上从国库拨出银两以供微臣练兵之用。”

李世民对刘政会:“渭水之耻,乃是国之大耻,刘尚书,从你户部拨出银钱给杜尚书练兵。”

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,为中书省、尚书省、门下省,尚书省下设六部二十四司。

其中户部主掌对全国户婚田土的管理,包括对户口、土地、财政、赋税、钱粮、赈灾等方面的管理。

所以,杜如晦要钱粮,李世民就问户部尚书刘政会。

刘政会知道李世民的意思,昨天在御书房都排练过了。

小说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西晋以前,北方胡族过着游牧的生活,南方的汉族过着农耕的生活。

胡族时时南下掳掠,但是抢完就走了,所以只是边患。

可是从东汉末年开始,胡族开始被汉化,知道建立政权,修建城池。

从匈奴刘渊攻破西晋,五胡十六国,胡族纷纷建立王朝,此时已经不是边患,而是谁灭掉谁的问题。

房玄龄虽然饱读诗书,对历史更是颇有研究,但是未曾注意到这一点。

苏玉一语道破,房玄龄犹如醍醐灌顶,恍然大悟。

而李世民则是听得冷汗连连。

他原本也以为突厥入侵只是百姓受苦,自己蒙羞,没想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。

不是大唐灭亡,就是突厥灭亡。

苏玉说起突厥是鲜卑族后裔,李世民更是悚然。

北周就是鲜卑族,长孙无忌也是鲜卑族后裔,皇后也是。

魏晋南北朝时期,鲜卑族建立过好几个政权,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北周。

隋文帝就是篡位北周建立隋朝的。

确实,如果突厥攻破长安,完全可以建立王朝,想到这里,李世民如芒在背、如鲠在喉。

“贤弟,那你说,该如何灭掉突厥?”

李世民诚恳地问道。

这时,他是真的诚恳,万分的诚意。

说实话,到现在为止,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对付突厥。

刚刚稳住皇位,刚刚度过荒年,今年的收成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国力不行,囊中羞涩。

“这个打仗,其实拼的是国力和装备。士兵其实都是其次的,因为士兵的战斗就靠装备。”

苏玉说道。

杜如晦是兵部尚书,当然知道这些。

“所谓战鼓一响,黄金万两。李二那小子心里肯定记得渭水之盟,做梦都想报仇。但是此时大唐的国库是空的,朝廷的物资要用来保百姓,所以根本没有钱购买粮草、兵器。”

苏玉继续说道。

李世民点头,贤弟你说得太对了,我来你这里除了请教,另一个目的就是改善伙食。

若不是国库亏空,囊中羞涩,你家阿黄也不敢请我大唐皇帝吃骨头啊。

“苏公子,此乃泛泛之谈,我们都知道。”

杜如晦捋着胡须说道。

他感觉苏玉闯进了他的专业知识圈,这让他产生一种错觉:我可以秀一把专业知识。

“没错,我也知道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打仗打的就是国力。”

房玄龄说道。

李世民嫌弃地瞪了他们两个一眼:“你们两个闭嘴!”

“哎呦,杜酒囊,不错嘛,这你都知道。”

苏玉故意取笑他。

“这话说得,军国大事我们熟得...”

杜如晦来劲了。

皇后干咳两声,杜如晦马上闭嘴。

“我们做的是粮食生意,军粮可是大客户。我们比较熟。”

李世民慌忙解释,马上圆回来。

苏玉根本没在意,反而他们自己吓了一跳,就怕露馅穿帮。

“杜酒囊,你说你熟,那你说说,这困局该怎么破?”

苏玉微微笑道。

杜如晦把手伸进袖子里,像猪八戒一样甩甩袖子:“没辙。”

伟大领袖告诉我们:手里没把米,叫鸡都不来。
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一文钱难倒英雄汉。

皇帝没有钱粮兵马,根本打不动。

“贤弟,别理他们两个酒囊饭袋,你告诉我,该怎么办?”

李世民说道。

房玄龄和杜如晦很郁闷,这个皇上变心真快啊。

没遇到苏玉之前,整天夸他们房谋杜断,现在说他们是酒囊饭袋。

铁扇公主说得好: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,叫人家小甜甜!现在新人胜旧人,叫人家牛夫人!

典型的渣男皇帝。

苏玉眼光掠过一丝狡黠。

“其实啊,李二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。”

苏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世民。

有那么一瞬间,李世民感觉苏玉在算计他。

“哪三个?”

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,只有小长乐在苏玉怀里闹腾。

“第一是钱,第二是战衣,第三是粮食。”

苏玉对李世民颔首微笑,一副佛陀普渡苦厄众生的模样。

李世民差点就说:我愿意皈依。

杜如晦问道:“苏公子,你说的这三样,除了第二样战衣,其他都无法解决。”

战衣,这衣服还是有得穿的。

苏玉笑道:“房饭袋。”

“诶。”

房玄龄居然应了。

长孙皇后和上官云哈哈大笑。

房玄龄又羞又恼,堂堂中书令,大唐的智囊,居然成了饭袋。

“苏公子有何事。”

房玄龄感觉被羞辱了。

“你自诩精通历史,我问你,当年白登山之围,汉高祖刘邦32万兵马为何被10万匈奴骑兵包围?”

苏玉微微笑道。

房玄龄说道:“当时天降大雪,大汉士兵没有御寒衣服,手脚冻掉的不计其数,无法作战。”

苏玉看着杜如晦,笑道:“杜酒囊,第二样战衣你也无法解决。长安城够冷了,你若要与突厥交战,深入草原腹地,你这衣服根本不足以保暖,更别说杀突厥。”

杜如晦被说得脸黑,兵部尚书居然没考虑到这一点,丢人。

“那照你说,要钱没钱,要衣服没衣服,要粮食没粮食,这仗没法打,何来大唐必胜?”

杜如晦嘟哝道。

“诶,说得好。本公子就有办法。”

苏玉摇晃着摇摇椅,微微笑道,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

“苏公子,你莫不是有点石成金、点沙成粮、点草成衣的神仙手段?”

杜如晦哂笑道。

苏玉笑道:“你们这些人啊,满脑子封建迷信,没有一点科学思维。什么时候给你们推广九年义务教育,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。”

九年义务教育,五年高考三年模拟?

李世民听到新名词,以为又是什么锦囊妙计。

“贤弟,何为九年义务教育、五年高考三年模拟?”

苏玉哈哈笑道:“玩笑,玩笑而已。”

九年义务教育很有必要,至少给他们树立科学思维。

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算了,折磨人。

“说回刚才的,我有办法破解,不过,这个需要老哥配合我。”

苏玉微微笑道,笑容里充满了对李世民的算计。

李世民心中大喜:苏玉终于肯说了。

小说《大唐:开局就是驸马爷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